网站首页 > 文明评论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发布日期:2019-07-17
    黄晓旋
  20世纪50年代,文化工作的重点,主要是深入农村基层办群众文化点,在配合中心工作的同时,活跃农民文化生活,培养工农特别是农民文化骨干和业余作者。
  1951年,揭阳县文化馆在官硕乡蹲点,帮助当地创立了全省第一个农民文艺组——官硕农民文艺组,培养了农民诗人李昌松以及李作辉、李映辉、李长顺、李震昌等一批农民文艺骨干。李昌松更是以《农民泪》成名,后因出版《萌芽集》成了全国著名的农民诗人,还两次上京。继官硕农民文艺组之后,锡西农民俱乐部、棉树创作组等农村文化组织机构也应时而起,培养了很多基层文艺创作者。广东省著名戏剧评论家郭秉箴曾撰文说:“在广东,人们只要一提起锡西农民俱乐部、棉树文艺创作组等,都能如数家珍,列举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影响较大的一系列足以代表他们的创作和演出水平的作者、作品和目录。”可见当时他们创作影响之大。
  他们一边工作,一边创作,他们首先是劳动大众,然后才是文艺创作者。从农民到农民诗人,从农民到农民剧作家,他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走的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从生活走向艺术,让艺术回归生活的创作路子。
  翻天覆地的社会生活,时时激荡着他们的心房,所谓情真自然成至文,《林琴妆结婚》《组织起来》《翻身姻缘》《扔界石》《锄杂草》《阳光普照万家春》《钢铁兵》,这些作品,从生活中来,合时而作。社员们说,这是他们自己的戏,台上台下,感情交流在一起。
  锡西业余剧团被誉为“文化尖兵”。剧作者自编、自导、自演了一批很成功的剧作。剧作的主创人员在当时,要参加各种会议,听传达、吃透政策精神,然后深入群众搜集材料,开展创作。
  棉树创作组的成员劳动、创作和学习三结合。他们与群众同甘共苦,休戚相关。他们深信,有出息的作者,都是从实际斗争中产生的。他们就在生活里、斗争中,像海绵一样,吸收着生活的养料。他们还常常把作品念给群众听,向群众请教,反复修改。那时,群众相信他们的为人,也相信他们的作品。
  对于他们来说,源于生活的朴实书写,创作素材信手拈来。因为他们与时代同步伐,他们与人民共甘苦,或许,当时只道是寻常,但从心底流出来的诉语却成了时代的最强音,他们的作品,为我们再现了一个年代的生产、生活,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群众文化异彩纷呈的年代。这样的创作生活,依然是今天文艺工作者应该遵循的模板。
来源:揭阳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