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普宁市
普宁市做实机制、平台、服务“三篇文章”
为高质量发展积蓄人才动能
发布日期:2023-06-09
  记者 高浩钦 郑乔慧
  特约记者 罗凯瀚
  在刚刚过去的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一场以“激活‘人才引擎’,赋能普宁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3年普宁市“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场活动,再一次向大家展示了普宁市委、市政府重才、爱才、惜才、敬才的态度和决心。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阶段来,普宁市持续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用心建机制、搭平台、优服务,着力在党管人才、培育人才、关爱人才上下功夫,确保人才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目前,该市共有专业技术人才33480人,其中高级职称3643人,累计引进博硕士和急需紧缺人才50人,认定揭阳市高层次人才237人,设有各类博士工作站13家,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做实“机制”文章,厚植爱才惜才“新沃土”
  建立健全人才机制,对于提高人才素质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普宁市严格落实“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工作机制,成立由普宁市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形成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
  在此基础上,制订出台《普宁市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工作规程》等配套文件,拓展管理人员职业发展空间,简化优化专业技术评审经办流程,培育壮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目前,该市共有专业技术人才3万多人,其中高级职称3000多人。同时,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促进产业发展“1+1+12”政策体系文件和集聚人才创新发展若干措施实施细则,落实落细各项人才补贴政策。2022年,该市累计引进博硕士和急需紧缺人才50人,认定揭阳市高层次人才237人,并为各类人才发放生活补贴193人次共307.65万元。
  做实“平台”文章,壮大引才育才“蓄水池”
  事业和平台是留住人才的最重因子。普宁市积极搭建引才聚才平台,提升“筑巢引凤”能力,营造拴心留人的人才生态环境。
  该市搭建好科研平台,支持发动符合条件的单位申报设立各类博士工作站或实践基地,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协同发展。目前,该市共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家、博士工作站11家,在站博士、博士后29人,累计发放扶持资金500多万元。同时,搭建好培训平台。深化校企产教融合,形成以市区为中心、以区域中心镇为网点的星群辐射式培训网络,加大技能培训平台建设力度。目前,该市共打造省级“粤菜师傅”培训基地2个、省级“大师工作室”1个、揭阳市级“粤菜师傅”培训基地2个,去年以来累计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9800多人,培训“粤菜师傅”520多人,“南粤家政”技能人才1300多人。此外,搭建好发展平台。围绕“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和普宁纺织服装、生物医药、农业和食品、电商等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创新驱动发展需要,持续发挥普宁市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和10个镇级人才驿站的作用,有效整合人才资源,组织多种活动促进人才能力提升。自2022年5月投入运营以来,累计开展人才培训、企业调研和人才座谈等各类活动108场次,参与人数达5000多人次。
  做实“服务”文章,打造用才留才“温馨园”
  做好人才文章,还需要在提升服务上下功夫,在当地努力营造尊才爱才识才的良好氛围,不断增强人才的认同感和荣誉感。
  一方面,普宁市开发建设普宁市人才信息管理系统,不断完善专家人才信息库和本土人才信息库,建立健全高效沟通服务渠道,致力用科技手段更好管理服务、跟踪培养各类人才,对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在配偶安置、子女教育、医疗保障、安居保障、公共服务保障等方面给予配套服务。目前,该市共收录各类人才信息25173人和企业信息14019家。
  另一方面,举办普宁市首届“粤菜师傅”工程潮汕菜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吸引来自各地、各技能培训学校以及有关餐饮机构的19支队伍参赛,并为获奖队伍颁发奖金及证书,营造尊重技能、崇尚技能、投身实践的良好氛围,为乡村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提供“以赛促才”新样板。
来源:揭阳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