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贤德故事
律己蹈矩 持身绝尘——明代揭籍廉吏群像
发布日期:2018-10-10
  “平生耽读数行书,出守边城在一隅。律己未曾逾矩度,持身恒欲绝尘污。传家不患田园少,继世惟忧孙子愚。俯仰二仪难不愧,永为清苦老寒儒”。明人蔡颙的这首绝命诗,从某个角度而言,可以视为明代揭籍廉吏的写照。
  □彭妙艳
  群星灿烂  名垂青史
  明代是揭阳名人辈出、流光溢彩的时期。众多的贤德人物中,在才能、政绩、文事上各擅胜场,各俱千秋,而以廉能、廉明著,彪炳史册者,也灿如繁星。他们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官职位置上,殊途同归地为故乡争得了美誉,同时,自身也都成为后人景仰、学习的典范。
  这些以廉为特本色的人物,包括榕城人,景泰癸酉举人,累官象州知州的蔡顒;仙桥人,弘治乙丑进士,监察御史郑一初;桃山人,正德癸酉举人,安化知县刘汉;钱坑人,正德癸酉与刘安为同科举人,累官都匀知府的林鸣銮;曲溪人,嘉靖戊子举人,历宜章、江华知县的吴继乔;惠来华湖人,万历戊子举人,监察御史谢正蒙;登岗人,嘉靖丁酉举人,历官严州府丞的杨惟执;渔湖人,嘉靖壬子举人,如皋知县佘国玺;榕城东郊人,崇祯元年进士,历知广昌、仁和两县的宋兆禴;普宁里湖人,与宋兆禴同为崇祯戊辰进士,累官监察御史的林铭球等。
  这些人物,以身份看,进士、举人都有;以职位论,都只是知府、知县、御史一类中低级别;以事迹而言,廉介、廉洁、廉能各类俱有,共同的一点是:都被奉为贤能高德,或被供奉于乡贤、名宦祠,或被立传于本籍或供职地的地方志中,一样地名垂青史。
  他们对家乡和任职地方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各项民生事业的发展,都有独特的贡献。
  廉介持正  率身垂范
  明代前期的蔡顒,在考取举人功名之后,先后担任过广西太平府判官监梧州盐税、象州知州。监一方的盐税,在一些人看来,这是一个难得的好缺。两年间,蔡顒清廉守纪,一尘不染。提升为象州知州,遇到灾荒,在来不及上报的情况下,紧急发粟赈灾,活人无数。但他的举措,让当道失去操控权力以营私利的一个机会,因之只好提前退休,行李肃然,回归榕城,以教授生徒养家糊口。培养了后来官至太仆寺少卿吴裕,某府府丞张浚以及知县陈爵的弟弟陈佐等大批有作为的人物。后来陈佐任潮州府推官,经常给蔡顒送来财物,以缓其清苦,但都遭到蔡的婉拒。临终时,他写下了本文开头引用的那首七律以标心志,“识者谓为实录”。
  郑一初的“和易谨介”。弘治十八年(1505)考中进士时,适逢太监刘瑾操权,吏治黑暗,他放弃谒选,耕读故里。由于他有进士的身份,享受有这身份带来的特权,前来找他办事的人络绎不绝。其中有乡人被霸押于县狱,拿来百金,求为居间,遭郑一初严词拒绝。他对乡人说:“名义至重,鬼神难欺。这说客我做不了。”刘瑾倒台,郑一初赴都授试御史,巡按云南,所到风纪肃然,官场为之正气蔚茂。后以身体原因乞休,卒于杭州途次。被报祀乡贤祠。
  桃山人刘汉,正德八年(1513)考中举人,初授滁州学正,后升安化知县。以“清苦爱民”受到当地民众爱戴。任上境内发生灾害,刘汉总是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指挥捍御。却仅仅因为相貌丑陋,每受上官排斥,终至只能引疾归家。后来有接任的知县,经常在办公厅的缝隙里,发现刘汉手书的小札,写的都是自警的话,因此佩服刘汉的慎修之功,对其当日的因为相貌而不受待见深予同情,也在当地产生强烈反响。后来他被供奉揭阳乡贤祠中。
  诸如蔡顒、郑一初、刘汉这样廉介持正,率身垂范的职官,无论在官场还是地方上的影响力都十分强大而且持久,也是最具典型意义清官作为。因而其被奉为乡贤就是情理中事。
  廉明理政  福佑民生
  林鸣銮是属于廉明一类的人物。有一个典型事例:他初任都匀知府,夜出时闻府狱传来读书声,经询问,了解案情之后,十分感慨地说:“当此时而犹勤学不辍,必非凡材也。”翌日审讯,察其冤,试以文,大奇之,力为申雪。三年后,狱中读书的陆杰、陆相兄弟连捷成进士,后来陆杰更是官至广东布政使。为报恩公廉明之恩,遣吏来迎鸣銮往省城受拜。适逢鸣銮在京,就把他的父亲林明山迎至司署,复疏请建坊于揭以酬其恩。“时论两贤之”。
  官只做到知县的吴继乔,作为一位“岭海真儒”,他的廉明,表现于依法执政,杜绝徇私舞弊。他在宜章知县任上时,传闻败走的民军首领李文彪正匿于境内桂阳。官军追剿,将大开杀戒。继乔力为周旋,终使一地得保。在江华知县任上,发生一宗移民犯罪,应当重罚的案情,但此移民为知州的老乡,知州有意轻处,意见不合,继乔愤而辞职。家居二十年,全身心投入“保乡善俗事宜”,对地方安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曾为同年海南文昌张允弼代还债务数百金。张死,继乔叫来其子,把借条还给他。由于家居没有太多收入来源,生活拮据,揭阳主簿季本,多次表示资助,都被婉辞。卒后祀为乡贤。时人张大会为作墓铭,中有“先生蚤修于家,尺步绳趋;晚施于国,泽鬯仁孚。南州哲士,岭海真儒”的评语,对其廉明守法,福佑民生予以高度的肯定。
  杨惟执曾当过剑州知州。时人有“古之良吏,廉于己,敏于政,爱民而和僚友”的评价。后迁为严州府丞,仍“以廉爱称”。致仕后,把所得俸金分与弟侄,不以自私。还置义庄,以赡族之贫者。因此也得以跻身乡贤之伍。
  廉洁刚方  不染苞苴
  有两个代表人物,都是当时的渔湖人,一为佘国玺,一为宋兆禴.佘只是举人出身,积资而擢如皋知县。旧志载其“性廉洁刚方,不染苞苴,不避权贵。”有一个很经典的事例,县境内某都宪之子依仗权势,占人田宅妇女。控告状堆满案头。对这个案子如何处理,上官回避,百姓瞩目。佘国玺在充分作好调解无效的情况下,断然按法绳之,为地方除了一害。他知道自己已无法再当下去,判案之后,即辞官解绶。当时,“里面遮道涕泣”,后来又立祠祀之,以表达对这位清官的感戴。
  回归揭阳之后,佘国玺足不履公厅,谢绝一切有关居间办事的要求。还尝捐修渔湖南路石桥三十余处,对所有公益事业都热心参与。当道有疑案,每造庐咨访,他也根据自己的经验协助解决。

  宋兆禴是“戊辰四俊”之一。也以廉洁见称。他在仁和(今杭州)知县任上呆了五年,以“清简爱民”见闻邑境。仁和是富庶之地,过去监管赋税的官员都从中渔利,乃至几成惯例。但宋兆禴却不愿“从俗”。几次因为“失羓使意”之后,他终于被人劾罢。但这不能改变他的秉性和坚持。其间他曾作《屈同姓》以明志。其诗云:“攘功世之常,何至忧思起。放逐臣之分,何至愤投水。胸有一部骚,不发不能已。骚卷留千秋,何关死不死”。

来源:揭阳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