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文明城市
龙江襟带 曲抱葵阳
发布日期:2021-07-07

  龙江,历史上称“龙溪”,是潮汕四大河流之一,也是惠来县的母亲河。龙江有三源,从普宁、陆丰两地流入,三个支流在惠来县葵潭镇缶窑村汇集成龙江干流,自西北向东南,蜿蜒至神泉港而出南海。全长约70公里,惠来境内长47公里。因一湾碧水曲折萦绕,形似巨龙而得名(见右图。郑楚藩 摄)。中下游环抱东岸隆江古镇,状似襟带,故又称“龙江襟带”。清康熙年间惠来县教谕萧英汉称赞龙江“曲抱蜿蜒水,能通天汉槎”。从葵潭至隆江有十八处浅滩,民间有“葵潭廿四潭,龙溪十八弯”之说。“龙江襟带”是葵阳八景之一,明万历六年(1578)建隆江城,旧时龙江两岸无堤,广植芙蓉,隆江镇又有“芙蓉城”之雅称。
  隆江镇属惠来县五大圩镇之一,因地处龙江中游,水运上溯葵潭,下达神泉,陆路东通惠城,西连甲子,交通便利。自宋末起,已有商贩在沿岸搭草棚做生意,逐渐形成隆江圩。昔称“龙江埠”“襟江镇”“万兴寨”,后因集市日渐兴隆,商贾云集,才改称隆江。隆江镇原来最繁华的街道叫南门街,当地人称为“南门城脚”。每日到此赶集人数之多、买卖之盛,居全县各圩镇之首,素有“三百六十乡圩集”之美誉,邑人称“市在隆江”。隆江城今仅存西门,门上有楹联,上联曰“襟江清秀长泽三百六乡平安致祥万民乐”,说的正是旧时古镇周围十里八乡的百姓汇集至此交易的盛况。
  从西门走进隆江古镇老街,许多街巷名称别有特色。隆江镇历史上有十多处渡口,梅林、葵潭、神泉等处的商船往来穿梭,浮桥头巷、江南巷反映了当时龙江航运业发达。打石街、打铁街、桶铺街等街巷名是镇内手工业发达的最好见证。民国时期,打铁街所生产的铁器更是畅销全县。米街、鱼街、布街又是不同业态的真实写照。
  古镇之内,建于明清时期的镇江寺、关夫子庙、天后宫、上帝佛祖庙等,体现隆江民间信仰的多样化。有些保留着明清建筑风格的老房子,门前被岁月打磨过的石鼓,在阳光下显得光滑泛光,红色堂联昭示着将才之家的骄傲。经过浮桥头的埠头台阶,可以想象当年的人们频繁踏足其上货运往来的繁忙场景。台阶旁边的镇埠石象,虽不再棱角分明,但依然栩栩如生,是古埠头由来已久的历史见证。悠然行走于古城巷陌中,才能理解清代举人林涛写龙江诗中所说的“静得其中趣,行吟兴不穷”。
  ——摘自《发现城市之美·惠来》
来源:揭阳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