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文明城市
“行走绿廊,感受水城文化”系列报道(50)
北门天后宫:见证揭阳水城繁荣海运业
发布日期:2021-04-21
  妈祖,是人们对救苦救难的海上女神的亲昵称呼,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是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祇.在潮汕和闽南各地,妈祖信仰甚是普遍,人们为供奉妈祖而修建了妈祖宫、天后宫。
  揭阳很多地方建有天后宫,其中,最广为人知的应该就是榕城北门天后宫。2021年春日的一天,我们“行走绿廊,感受水城文化”采访组来到位于瓜籽池东侧的北门天后宫,感受妈祖文化和妈祖精神对人们的深刻影响。
  记者 潘彬彬
  妈祖信仰由闽传入
  妈祖是流传于我国沿海地区的传统民间信仰,是集无私、善良、亲切、慈爱、英勇等传统美德于一体的精神象征和女性代表,也是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等群体心目中的海上水上保护神,他们在出海前大多要先祭拜妈祖,祈求保佑顺风和安全,还会在船舱中供奉妈祖神位。
  史载,妈祖原名林默,北宋建隆元年(960)三月廿三日出生于莆田县湄洲岛贤良港(今莆田市秀屿区山亭镇港里村)的一个官宦人家。因生后直至满月从未啼哭,故取名为默娘。默娘秉性聪颖,平素乐善好施,矢志不嫁,专心致志于公益事业;精于医理,为人治病消灾;热心助人,常为乡亲排忧解难。自幼与父兄来往海上,熟悉水性,善观天文气象,常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拯救遇难舟楫,教人趋吉避凶,被人称为“神姑”。
  宋雍熙四年(987)九月初九,默娘因驾舟出海救险遇难。人们传说她已“升天”,为纪念她的功德,遂在湄洲岛上立庙宇奉祀,尊为“通贤灵女”。此后,往来湄洲湾的商船,“屡屡祈祷有应,大利归航”,于是谢神报恩越加隆重,灵迹越传越远,庙宇越拓越大,到处分灵建立行祠。林默娘被尊奉为海上护航女神,信仰的人也日益增多。四五十年后,林默娘的侄孙辈在祭拜她时,开始尊称她为妈祖,这一称谓传开后,世人均尊其为妈祖。
  自北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起至清朝,历代皇帝先后37次给妈祖叠奖褒封,封号由2字累加到64字,爵号由“夫人”而“妃”,由“天妃”而“天后”,直至无以复加。朝廷的累累封赐,最终树立了妈祖作为海神的至高无上地位,也使妈祖这一民间信仰的传播范围愈益扩大,由近海而传入江河内陆,几乎遍及全国,甚至漂洋过海传播到世界各地。如今,妈祖庙宇遍及国内外,成为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海神。
  北门海运繁荣催生天后宫

天后宫位置图。阿 龙 制图

临江南路天后宫牌坊。阿龙 摄

天后宫大门。阿龙 摄
  榕城有多处天后宫,其中尤以位于北城关外、瓜籽池东侧的北门天后宫最为古老,是揭阳古时县城三大天后宫之一。而瓜籽池原为城北水上运输与商品集散地,古时运载鱼类、海产、果蔬、木炭船舶,多在此装卸,附近还有北门渡、火船码头、马牙渡口,因此,该处水运经济十分繁荣。这也就证明了北门天后宫建造的必要性。
  我市著名学者、地方历史文化研究专家彭妙艳告诉记者,揭阳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之一,有着历史悠久、交流活跃的两个港系,一是以神泉港为中心的惠来港系,一是以榕城港为中心的揭阳港系,其中揭阳港系是指下至榕江出海口钱岗,上至榕江南河深坑(今揭西金和、普宁里湖接壤处金里大桥一带),以及北河中游山湖(今揭东玉湖)一带的“丫”字形总长不下百里的黄金水道,从南宋以来一直是潮汕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
  根据地方文献所载,清代康熙(1662~1722)中期以后,特别是乾嘉(1736~1820)时期,在天后宫前片的地方,是本地内河船与吴越、台湾舶云集的港口,海运业十分繁荣。而按照当时的实际情况,远洋航行几乎是一种生命的赌博,稍有不慎可能就一去不回,在渔民看来,向海而生的“讨海”生活,需要勇气和胆魄,更需要信仰支撑。为此,海神信仰应运而生,一个地方的商人,往往要建以神庙为依托的会馆,作为议事、存货与祈福的场所,而在人们特别是船工、海员、渔民等群体的心目中,妈祖就是救苦救难的海上保护神,于他们而言也是寄托了无限美好希望的神祇.为祈求航海平安,当地从事对外贸易的商人便捐资修建了天后宫。
  天后宫一经建造,遂成为地方标志性建筑,宫前地带,遂被人们称为妈宫前、妈前,这一地名留存至今。清末,揭阳在北城关外开通火船与外地的航线,妈宫前成为航线起点,我们在1990年《榕城镇志》上查到,火船(汽轮)停泊北河的地点位置,就有“北门外妈宫”“妈宫前”。
  两座妈宫共同护佑平安
  事实上,北门天后宫有多个名字,除了叫天后宫之外,又名妈祖庙、内妈宫,乍一听“内妈宫”这个名字,可能会同潮汕方言中的“内嫲”(祖母)联系到一起,那么,内妈宫这个称号有什么含义呢?
  据彭妙艳介绍,北门天后宫原来是有两座的,一座是位于今天后宫入口牌坊处的“外妈宫”,又叫做“前妈宫”,建设规模较小,环境较为简陋,是供过往的商人和渔民敬奉的。而目前我们看到的天后宫比较靠近居民区,是供附近居民祭拜的,因此又叫“内妈宫”。由此可见,两座天后宫的称呼不同,是由它们与北河所处位置远近而得名的。
  不过,两座天后宫相距不过百来米,这么近的距离却有两座性质相同的庙宇,这种现象在全国范围内基本没有出现过,这又是为何呢?对此,彭妙艳推测,当时北门海运经济非常发达,可能是不同商帮建造了天后宫,又因为位置的前后,就以“内外”妈宫的称呼来做区别。
  虽然目前外妈宫已不存在,只留存了较大规模的内妈宫,但两座妈宫的曾经共存,不仅共同护佑了此地的海运平安,同时从侧面反映了当时揭阳外贸繁荣的历史。
  天后宫历史悠远,明末已建成

乾隆丙申年(1776)揭阳知县刘业勤手书牌匾“天后宫”。 阿龙 摄

乾隆庚寅年(1770)两广总督李侍尧题匾“灵震天吴”。 阿龙 摄
  北门天后宫是揭阳古时县城三大天后宫之一,历史悠远,但是其创建年代却不可考,以其所存明代万历、崇祯碑板、香炉等物,可知在明朝末叶就已经存在。
  据清乾隆《揭阳县志·卷二·庙宇》记载:“天后宫,在北关外,雍正六年(1728)知县陈树芝重修。日久椽瓦朽坏,且规模卑鄙。乾隆四十二年(1777),知县刘业勤因拓其基址,峻其垣墙,另行改造,后添一楼,前造大门,又添盖客厅。计买民房及工料银三千两有奇,并捐银二百两,交当商生息为本,庙及风、火二神祀典仪注与名宦祠同。”可见,天后宫是在清雍正六年揭阳知县陈树芝重修,后由于年久失修,原先庙址较为窄小,乾隆三十二年(1767)和四十年(1775),刘业勤两次任职揭阳知县期间,先后带头捐俸,向周围民户购买民房,对庙址进行拓宽重建,改称“天后宫”,并配套建设火神庙、风神庙于附近。现大门匾“天后宫”3个字,以及左右山门“思诚”“止敬”4个字均为刘业勤手书。
  在榕城的所有现存神庙中,北门天后宫文物存量是最大,收集并珍藏有多种类型的文化实物和古代碑文石刻,其中一块写着“紫竹庵”三字的石门匾上款可见“乾隆丙子冬”,可知匾石为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遗留物。牌匾“灵震天吴”(天吴为上古水神)则是两广总督李侍尧于乾隆庚寅年(1770)所题。大殿香案上有一个清代石香炉,炉有两耳,正面楷书阴刻“天后圣母”4字,上款书“光绪二十一年冬月”,光绪二十一年即公元1895年。另外还有一个未见时间刻记的石香炉,有专家鉴定为明代遗物。这些均可实证北门天后宫建造时间久远。
  天后宫无异于一个建筑工艺博物馆

妈祖塑像。阿龙 摄

精美的石雕盘龙柱。阿龙 摄

精美的梁架结构。阿龙 摄
  北门天后宫中现存有历代修缮的碑文、明代的神像、明代香炉等一批珍贵的文物,让天后宫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韵味。而维修工艺之精,也以这座神庙为最,举凡梁架结构之妙、梁板彩绘之艳以及屋脊嵌瓷之秀,都为一城最突出者。从这个角度来看,北门天后宫无异于揭阳一个建筑工艺的博物馆。
  民国十五年(1926),揭阳县长陈卓凡曾下令毁弃北门天后宫,但在当地陈氏耆老求情下,保存原状办成学校,是为揭阳师范学校的发轫之所。同一年,海丰农民运动领袖彭湃率领海丰10多名革命青年到天后宫驻扎,组织农会,并在宫门口挂牌办公。1927年9月30日,贺龙、叶挺率领的南昌起义军在汾水战役后,路经揭阳榕城时也在此驻扎数天。此外,北门天后宫还是揭阳水上警察机构的诞生地,是揭阳火船公司的诞生地。作为曾经的水运枢纽,后来又嬗变为外贸的中转站台,不仅具有革命纪念意义,也直接影响着揭阳特别是老城区经济的发展。1993年,北门天后宫被列为揭阳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北门天后宫依然是当地人们精神信仰的寄托,也是揭阳传统文化的载体,作为榕城老城区历史久远的一个古迹,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当我们回过头去回顾这一段城市历史,也可一窥当年揭阳海运业繁荣的盛景。
来源:揭阳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