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榕城区
榕城区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 “三治结合”推动乡村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发布日期:2018-08-29

榕城区通过打造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使乡村更加美丽和谐。林碧鸿 摄

  全媒体记者 陈星星 郑乔慧
  特约记者 陈炳鑫
  平安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近年来,榕城区坚持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村民主导、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机制体制,通过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有效地推动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坚持党建引领,筑牢乡村治理基础
  党的建设是解决发展中遇到一切问题战无不胜的法宝,榕城区着眼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突出政治功能,不断提升“五种意识”、有效提高“五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
  榕城区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始终坚持党委主抓,由“一把手”负总责,切实担负起维护稳定的“第一责任”。创新实行区领导下沉基层“一周一研判”制度,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强化村级党组织的政治责任和政治属性,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全面开展共驻共建活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突出问题综合整治,建设风清气正的平安乡村。大力实施农村“头雁工程”,培养一批善治理的农村基层组织带头人。全力抓好“夯党基,为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构建服务型党组织为目标,以社区网格化治理全覆盖为依托,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坚持自治为基,实现乡村治理有力
  近年来,榕城区着眼于深化基层自治实践,通过引导基层组织、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有序参与社会事务,推动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自治格局。
  篮兜社区是乡村治理有力的一个生动例子。该社区立足于社区特色,以村民自发成立的公益理事会为载体,采取“众筹模式”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探索出一条基层经济社会发展新路子,荣获国家级“环境整治示范村”称号,实现以点带面在全区推广。
  同时,该区立足辖区外来人口多、物业小区林立的实际,探索创新物业小区建工会的新举措,搭建直接联系群众的新平台,激活基层组织参与社会共建的力量。整合优化公共服务和行政审批职责,打造“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的综合服务平台。在全面建成居家养老中心的基础上,每年开展养老助残、社工服务、社区矫正等各类服务,形成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工专业人才为支撑的“三社联动”机制,有效提升基层自我服务水平。
  坚持法治为本,实现乡村治理有序
  乡村治理关键在于协调各方利益和化解社会矛盾,必须以法治为根本保障。榕城区坚持法治为本,充分运用法治方式,努力在法治轨道上解决纷争、化解矛盾,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该区深入推进“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建设东湖公园等一批基层法治文化公共设施,围绕“六进”开展法律宣传教育活动,打造法治街道,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理村(社区)公共事务,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与此同时,加强和改进网络治理,依靠现代科技手段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比如2016年新兴街道被定为“中心+网格化+信息化”省级试点后,成立社会治理网格化智能指挥中心成功探索出的模式经验,就是榕城区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创新基层治理的例证。
  此外,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完成全区治安视频监控系统高清升级改造,构建起打防管控相结合的社会治安防控网。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以“众剑行动”等专项行动为抓手,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两抢一盗”、涉黄涉赌等专项整治。
  坚持德治为先,实现乡村治理有效
  村容越来越整洁,乡风越来越文明,农村越来越和谐……在榕城区仙桥街道生活多年的陈姨深切感受到近年来乡村的变化。榕城区坚持突出村规民约的观念引导和行为约束作用,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发动志愿者规范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
  该区系统梳理和修改完善有关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指导修订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特别是结合“创文”工作,出台了城市环卫保洁和行政执法一系列微观管理机制,并写进各村(社区)村规民约,推动“门前三包”“垃圾日清”等规范性制度得到有效落实。依托“村村通”广播平台、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大力弘扬贤德文化,开展体育比赛、元宵“灯谜”等群众喜爱的文体活动,形成良好作风和精神面貌。
  与此同时,把开展志愿服务作为倡导德治的重要抓手,充分宣传动员群众参与规范市场摆卖、整治交通秩序、环境卫生、村庄建设、公共设施配套等城市管理工作,推动形成全民“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新格局机制。

来源:揭阳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