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贤德人物
榜样的力量 | 刘丽娟:精心准备 用心表达——让宣讲“声入人心”
发布日期:2024-07-11
前言
  为进一步推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热爱宣讲、投身宣讲事业,3月以来,“广东宣讲”微信公众号宣传平台公开征集了“我是宣讲员”心得体会,从个人角度谈宣讲工作,现在对优秀作品进行展播,助力擦亮“粤讲粤精彩”广东理论宣讲工作品牌,敬请关注!
图片
精心准备 用心表达
——让宣讲“声入人心”
宣讲员:刘丽娟
  我是刘丽娟,当过大学教师,做过播音员、主持人,现在是揭阳日报社的出镜记者、网络编辑,也光荣地成为了一名宣讲员。有人会问,是不是专业优势和职业经历让我可以做好宣讲工作?我只能说,仅有这些,可能在发音吐字上听起来好听些,“讲得好不好,要看听众记多少”,真正让宣讲动人的,是那些真实鲜活的故事,以及我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
宣讲工作需有敬畏之心、热爱之情
  2022年8月,我被报社推荐参加揭阳市委宣传部等部门组织的“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选拔活动,并获得优胜奖。那是我第一次以宣讲员的身份站在舞台上,激动、兴奋又紧张的同时,更对宣讲工作萌生了深深地敬畏与热爱。宣讲于我而言,是神圣而幸福的使命,我们通过温暖的故事传递深刻的思想,以充满力量的表达激发精神的共鸣,我们是真善美、正能量的传递者,在做一份十分有意义的事情,每一场宣讲,都是一次心灵的触碰,让听众在故事中感悟党的精神,理解党的政策。
  因为热爱,我也一直在学习和探索如何更好地做好宣讲工作,成为一名优秀的宣讲员!虽然我参加了广东省委宣传部、揭阳市委宣传部等主办的多场宣讲活动,并有幸作为揭阳代表在揭阳、梅州等地宣讲,被聘为“揭阳市级百姓宣讲员”,被评为“广东省优秀宣讲员”,但我深知我的学习与探索之旅依然漫长而充满挑战。记者有“四力”: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我想宣讲员也应该有“四动”:动手、动脑、动心、动情,用手去写,用脑去想,用心用情去表达。一次成功的宣讲,应该由内容真实生动丰富的宣讲稿,和真诚朴实由衷的表达构成。
宣讲稿件要精雕细琢、真实质朴
  在我看来,宣讲稿好比名厨的食材、巧妇的粮米,写好宣讲稿非常重要。我在准备宣讲稿件时,首先会细读文件,确定主题。然后,再围绕主题,深挖素材。比如,我在“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中,我决定讲“幸福生活”的主题,我宣讲的《老照片里说小康》,从“小伙伴们个个‘牛’”、“远房亲戚变‘牛’了”、“那条路也很‘牛’”三个方面讲述现在和过去巨大的改变,展现了在党的正确领导和一系列惠民政策的扶持下,人民群众如何通过不懈奋斗,实现了从贫困到小康的跨越,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听众纷纷表示,他们也有同样的感受和经历,也见证了家乡和乡亲们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积极而热烈的反馈,让我倍感欣慰与喜悦。
  2022年9月,广东“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梅州专场)上,刘丽娟作题为《老照片里说小康》的宣讲
  再比如,2023年举办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活动,我是怎么准备宣讲稿的呢?作为一名记者,我会从丰富的采访经历中汲取灵感。其中,对揭西县大北山护林守林人的采访让我肃然起敬,其内容与宣讲主题“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绿美揭阳建设”紧密相关,为我撰写宣讲稿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为了使宣讲内容更加契合主题、引人入胜,我在构思宣讲稿时,特别注重选择有典型性、代表性和针对性的故事,讲述他们的经历,表现他们的精神品质。我的宣讲稿里写了两个故事:老知青种树护林50多年、一家三代人守林护林60载。
  选择好讲什么内容后,怎么讲呢?首先要确定结构、谋篇布局,也就是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怎么安排内容架构。一篇完整的宣讲稿一般包含标题、开场白、主体、结尾四个部分,需要我们认真考虑、仔细斟酌。
  宣讲稿的标题要精准、易懂、能体现中心思想,尽量简短而有亮点,容易让听众记住,并且产生听下去的兴趣。我的宣讲稿题目考虑过很多个,最终定为《大北山的绿色守护人》,这样既通俗易懂又能体现中心思想。
  2023年10月,在“打造全省首批基层宣讲示范队伍——揭阳市揭东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专场”活动上,刘丽娟作题为《大北山的绿色守护人》的宣讲
  开场白就是宣讲稿的开头部分。宣讲稿的开头一定要简明扼要,直奔主题,要做到先声夺人,富有吸引力。我的宣讲稿是这样开头的:“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领地’一望无际,白天以山林为伴,夜晚陪虫鸟入眠,把荒山变成了茂林,并数十年如一日守护着这片林海。”这样的开场白可以设置悬念,吸引大家的收听兴趣,又能体现故事主人公的工作特点。
  稿件的主体部分就是故事的展开部分。故事的发展一定要符合大众的逻辑,要在理论上说服听众,在内容上吸引听众,在感情上感染听众。一篇宣讲稿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故事精彩与否。故事的内容一定要真实,然后用生动的语言重现故事的场景。并挖掘细节,通过宣讲员的描述在听众脑海中重现,让听众从内心体会到和亲历者一样的情绪,从而引起共鸣,才能共情,而不是简单地告诉听众自己当时的感受。我的宣讲稿中讲述了老知青们怎样把五斤种子变成千亩林海、把荒山变成茂林的经过;也讲述了一家三代林业人几十年如一日怎么守林护林的场景,从老知青“一次次抚摸树干、仰望树林”的细节中,体现他对林业的热爱。
  宣讲稿的结尾要符合逻辑,水到渠成,是主体内容发展的必然结果。结尾或归纳,或升华,或希望,或号召,方式很多。好的结尾应收拢全篇,卒章显志,干脆利落,简洁有力,切忌画蛇添足,节外生枝以及口号标语。比如,我的宣讲稿结尾包含这样几句升华的句子:“实现绿化荒山,守住青山,实现绿色惠民、生态富民,为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绿色,正成为这座城市推进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最美底色”。
  2023年3月,刘丽娟作题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的宣讲
  宣讲稿写好后还要精雕细琢,反复修改。检查故事的逻辑和情感是否通顺;语言是否通顺、通俗易懂;是否存在生僻的词语和误听的词语;是否符合自己的语言表述习惯等。这样,才能讲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清楚明白。
宣讲表达要真心实意、真情流露
  宣讲员在深刻理解和吃透稿件内容后要进行恰当的语言表达,从而使宣讲可以吸引人、留住人、打动人。
  首先,语言要有感情,要言之有物。宣讲时,要发自内心的自然表达,一定要让观众、听众像身临其境一样看到你所有讲的内容,有情景再现的感觉。
  其次,心里要有感受,要目中有人。我们从上台和观众打招呼开始,就要亲切自然、真心实意,有积极热情的状态,而不能把它当成一种程式化的语言来表达。
  再次,表达要有节奏,要准确流畅。在宣讲中语言表达得抑扬顿挫非常重要,这种起伏变化需要准确把握语言表达的停连、重音、语气、节奏,这些要根据稿件的内容和中心来确定。
  最后,语音要有控制,要张弛有度。语言的声音变化要自然,要做到虚不空、高不喊,当感情需要释放时,声音需要有效控制,一定不能大喊,而是带着感受和感情去讲。
  此外,还要利用好一切辅助手段。比如恰当的形体语言:自然合适的眼神表情、恰当到位的手势站姿、大方得当的仪容仪表等,还可以适时借助PPT、视频、音乐、麦克风等辅助工具,把他们用准、用好,起到增加宣讲效果的作用。
  2023年8月,揭阳日报社在榕城区西马街道仙滘社区举行党员活动日,刘丽娟作题为《绿海背后的故事》的宣讲
  宣讲员是思想政治的宣传教育者;一定团体的代表者;信息情感、思想真理的传播者。所以宣讲要讲述真人、真事、真感情,切忌假大空,切忌朗诵腔,切忌有表演的心态和痕迹,不能把宣讲仅仅当成自我展示的机会,而是要真情实感地讲故事。比如,我在宣讲《老照片里说小康》和《大北山的绿色守护人》时,切实为如今人民生活奔小康、变得越来越好而由衷地高兴,为大北山一代代林业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而深深感动,只有我们自己被感动了,我们才能感动别人,感动在场的所有观众。
  经常有人问,宣讲有什么技巧?在我看来,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真情实感”。真,指的是内容真实、感情真挚、语言真诚,用最真诚朴实的语言,感情真挚地讲述真实生动的故事;情,指的是需要有情怀、情感、情绪和激情,对宣讲工作怀有深深的情怀,对宣讲的内容投入深厚的情感,充分调动宣讲的积极情绪,用饱满的激情呈现;实,指的是语言要朴实、真实,用最真实、朴实的内容和语言形态,进行自然的表述;感,就是感动、感受、感染和感召,心中要有观众,宣讲要有感动,对内容要有感受,表达要有感染力、感召力。宣讲,就是用最朴实的语言、最真挚的感情,讲述最感人的故事,从而达到宣传、鼓动、感化的目的。
  因为热爱宣讲工作,我一直在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学习,力争宣讲到观众的心坎上。我也愿意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彼此的宣讲心得。今年4月、5月份,我受邀分别为揭阳市榕城区200多名宣讲员和惠来县百人宣讲团作“主题宣讲培训”,大家反映良好,说干货满满,受益匪浅,对宣讲有了清晰的认识和思路。
  作为一名宣讲员、一名新闻工作者,我倍感荣幸,有责任有义务通过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把党的声音传递到广大群众心中,推动党的精神走深走实,飞入“寻常百姓家”!希望我们都能带着一份敬畏之心、热爱之心以及深深的情怀做好宣讲工作,把每一场宣讲都当作一份崇高的工作来对待,精心准备、用心表达、不负使命,让每一次宣讲都能声入人心、深入人心、入脑入心!
来源:广东宣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