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聚焦
榕城区加强中小学生传统道德学习和传承教育
让优秀传统文化植根学生心中
发布日期:2021-11-23
榕城区各学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李福明 摄
  记者 陈星星 郑乔慧 通讯员 李福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近年来,榕城区围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于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加强中小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不断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明,提高道德文化修养。
  开展诗词特色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走进揭阳师范附属小学,朗朗的读书声和极具传统文化特色的校园环境,让人如同走进一个诗词的世界。
  该校坚持立德树人,开展以诗词为特色的传统文化教育,把诗词教育与学科教学、德育课程、活动课程等有机结合,在班队活动课上开展诗词角色表演等,在音乐教学中开展诗词的配乐吟唱或舞蹈练习,编导训练“诗词韵律操”,把诗词诵读与大课间完美结合。学校还编写出版诗词特色校本教材,引导学生开展“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等各项读书活动,营造良好读书氛围,为学生创设文化传承的平台,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提升人文素养。同时,该校结合体育节、艺术节、传统节日开展“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学百年党史,做时代新人”等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学生的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该校副校长江琼丽告诉记者,学校还结合“打造特色班级,让班级管理更有效”这个课题研究,“党旗引领我成长”“保护我们的母亲河——榕江”征文活动赛等,不断挖掘“和雅育人”的内涵,以“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支柱,加强学生的人格修养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学校“诗词启智、和雅育人”的教育特色。
  揭阳师范附属小学的诗词教育是榕城区各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缩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学生,引导他们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校的诗词教育让我逐渐亲近古诗词,爱上传统文化,也让我无论是在校园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朝着做一名‘和雅少年’的方向努力!”学生蔡润琪告诉记者。
  以实践活动为载体,知行合一提升素质
  榕城区教育局一直重视在全区中小学生中加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要求各学校充分发掘文化经典、历史遗存、文物古迹承载的丰厚道德资源,弘扬古圣先贤、民族英雄、志士仁人的嘉言懿行,让中华文化基因更好植根于学生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
  走进仙滘学校,让人印象最深的是学校处处充满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文化长廊、风雨活动室、楼梯、过道,总能见到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字画、典故、三字经、弟子规等;校园一角,开辟了感恩园;展出的学生作品里,也多以传统美德教育为主题……校园环境的渲染,起到了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
  道德文化传承的一个最重要的载体就是日常生活,节日是承载传统文化的最鲜活也是最有效、最润物无声的文化传统工程。“我校经常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比如,要求孩子们在父母生日时,为父母送去祝贺,并做件有意义的事,让孩子们在活动中践行感恩的美德;再如,在传统节日到来的时候,动员孩子们与家人一起参与传统习俗活动,在活动中感受与家人在一起的和谐与美好,让学生们懂得孝亲敬长,从而弘扬传统美德,弘扬优良家风。”仙滘学校政教处主任黄楚娟说。
  据悉,榕城区各中小学校以各类实践活动为载体,通过结合书香校园、传统礼仪文化教育、“我们的节日”等教育实践活动,促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入开展,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结合戏曲进校园等活动积极推进以潮汕文化为重点的揭阳地方优秀文化教育传承,发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在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精神内涵,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切实促进学生知行合一,提高道德教育实效。
来源:揭阳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