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文明城市
●“行走绿廊,感受水城文化”系列报道(46)
北门: 揭阳古城北关外的人文重镇
发布日期:2021-03-03
  从钓鳌桥上往东,沿临江南绿廊东行1.5千米,就来到东风河河口上。过东风河河口,就进入榕城区榕华街道北门社区境内。2021年春节刚过,我们走进北门,这是我们“行走绿廊,感受水城文化”系列报道经过的第4个社区。
  西至东风河,北至北河,东至榕华大道,南至天福路,都是北门社区居委会的管辖范围。
  记者 蔡逸龙
  北门,得名于北城门

北门市场鸟瞰图,市场也因位于北门边而得名。郑楚藩 摄

北门社区位置图。阿龙 制图

北门社区鸟瞰。郑楚藩 摄
  北门的名字,可溯至揭阳县城筑建城墙开始。
  南宋绍兴十年(1140),揭阳县治从京冈移至玉窖村,开启了揭阳城作为县治的历史。依历史上大多县城的建设惯例,一个地方一旦设为县治之后,一般也会筑起城墙,就会有至少东西南北4个城门的建造。据《榕城镇志》载:“至元十五年(1278,即南宋端宗景炎三年),文天祥率宋军奔榕城,元兵穷追至此。民助文抗击。城破,元兵毁学宫,纵火焚城,屠杀3日,尸积如山,全城仅存6户8人。”从“城破”“焚城”的叙述看来,宋代末年揭阳县治当筑建有城墙的,这与旧志《城池》所述揭阳城墙建于元末有异。
  那么,揭阳县城北门位于何处呢?
  据清乾隆《揭阳县志》载:至正十二年(1352),县治筑土城周800余丈,又环县衙建内石城(即今禁城——本系列报道第26站有详述)周200丈。
  依这个记载,至元代形成的周800余丈土城,我们在本系列第43站“中山街道”分析过它的范围,土城城墙垒在内城城墙外延伸两倍半径即95.6丈的位置上,大致就是今天沟仔墘街-北马路-东风河-城隍路-玉窖溪围起来的范围。
  那么,元代的北门就有可能垒建于沟仔墘街至北马路周边一带。
  明代,县城筑建起新的城墙,规模比元代的土城更广,范围就在今天的环城路以内。而北城门,就垒于今天的北马路东端。
  从北门街、雨伞街到北马路

中山街道永革社区北马路,明清时期称北门街。阿龙 摄
  明代,北城门筑建之后,北城门便成为一个地方标识,为县城百姓所认同,也为县境各地往来群众所知晓,人们普遍省称之为北门。
  由北城门进入县城腹地的大街,最先因北城门而得名的是北门街。清雍正、乾隆两本《揭阳县志》所列县城12条街巷名中,均有北门街,注“通北门”。
  北门街在清代因有几家生产、经营雨伞的铺子,而得名雨伞街。2000年郭伟忠先生出版的《揭阳城坊志》中载:“雨伞街,民国十九年(1930)筑,西与木坑宫巷(沟仔墘街)连接,东与环城路交叉,北至镇(钉)屐街,南通石鼓里街。长210米,宽10.7米,本街名与镇(钉)屐街名一样,都体现本区域城坊之处亚热带气候之特点,又名北门街,则以方位名也。”
  郭先生道明了雨伞街得名的地域原因,但雨伞街毕竟是后起之名,是在形成特色街区之后的“雅称”,其原有北门街的名字,早已载于地方志中,以雅称置换原名,时序前后倒置,似有不妥。
  北门街变成北马路,则是民国时期县城大肆扩辟马路时的产物。继1926年将宣化街扩筑为中山马路,1928年西门街、北市街、店街、新街扩筑为西马路(西街合一)、店马路、新马路之后,1930年,将北门街、钉屐街扩筑为北马路、钉屐路。名字由街转为路、马路,就是这一期打上的时代烙印。
  北门由城内延伸至城外

北环城路与北马路交界处,是北城门旧址。阿龙 摄

北门小学,因北门而得名。阿龙 摄
  北门的名字,随着城镇向外拓展,不再局限于城内,逐渐延伸至城外。
  北城门以外的区域,历史上称为北关外。古代城门既是交通要道,也是军事机构,大多时期均有士兵把关查哨,因而,北城门也被称为北城关、北关,而北城外门,便称为北关外。据乾隆《揭阳县志》载:“北帝庙,在北关外。”
  但北门的名字比起北关来,似乎更能为群众所乐于接受,因而,北关外,也渐渐为北门外所替代,而当城镇外由城墙内向城墙外逐渐拓展的时候,北门外的“外”也逐渐被市民抛弃,直呼为北门了。就如关帝庙、天后宫,至清末、民国时期,市民就直接称之为北门关帝庙、北门天后宫了。
  由钉屐街北端过北河抵对岸的渡口,因对岸为尖浦村(玉浦村旧称),而称为尖浦渡、玉浦渡,但因南岸渡口距北城门不远,南岸渡口的名字,因北门城楼又称拱北楼,开头市民把南岸渡口称为拱北渡。再往后,市民直接称为北门渡。一个渡口,南北两岸名字不同,北城门的影响力,自见其中。
  20世纪50年代,北城内河及茂利池、新池填为平地,建为肉菜市场,因毗邻北门一带,名字遂命名为北门市场。
  1950年,榕城镇各所小学均不再以数字排列,镇立第十小学因位于北门外,改名为北门小学。
  北门成为居民组织名称,始于解放后

岭南明珠小区5幢2楼北门社区居委会办公新址。阿龙 摄
  北门虽然是区域地理名词,存在于宋元明清和民国时期,真正成为一级居民组织机构的名称,却始于解放后。
  清代,因位于城墙外,北门一带为渔湖都管辖范围,渔湖都与县城以东护城河为界。即便是明清时期,近城地区已经形成多个居民点,并有关帝庙、天后宫等,该地域仍为渔湖都管辖范围。清道光年间(1821~1851),妈前人陈秋启创立“泰兴”商号,经营糖、油等物资,积资巨万。后落居于城内马山窖东岸,辟建府第,以商号命名落居地,时人则冠以姓氏称之为“陈泰兴”。妈前,即位于天后宫前面的街区,天后宫亦称妈宫,宫前形成聚居区后,就被称为妈前。这说明到清代,这里已经形成县城东北地带一个聚居区了。
  北城门虽是护卫县城内东北部一带的屏障,但随着城门外人口的增多及北门外交通要塞重要性的增强,地方政府部门遂在北门外筑建了军事建筑——铳城。据清乾隆《揭阳县志·城池》载:“(明)崇祯五年(1632),知县陈鼎新筑铳城二座,南坐观音阁边,北坐马牙罗家田界,后俱毁于寇。”
  罗家田界,据揭阳市文化研究会会长、著名学者、地方历史文化专家彭妙艳老师考证,就是今榕城区天福路南侧北门关帝庙戏台后面的重镇街。
  重镇的全称是“弦歌重镇”,清雍正《揭阳县志》县镇图中这一地方画一方框,内注“弦歌重镇”。作为军事机构,明清时期多以单字“镇”称呼,如潮州府辖下的靖海镇、甲子镇,便都是军事驻守基地。北门外的这个弦歌重镇却称为重镇,一来是显示其位置的重要性,二来,彭老师分析,虽是镇,却没有进入政府机构序列,因此,便有了如此的“重镇”别称。
  清咸丰四年(1854),东护城河外的重镇、围尾社首次由渔湖都析出,并入县城范围,隶于在城魁隆坊。重镇、围尾社地域,大致就是今天东风河以东,市人民医院、榕江公园以西,进贤门大道以北范围。
  1932年,县城7坊改建为10镇,魁隆坊一析为二,成为魁隆、北关两镇。北关镇因位于北城关而得名,辖域包括北马路、钉屐街至五铺街、妈宫前、八社、五社、重镇、围尾宫等处,也就是韩祠路以东范围,镇机构设于围尾宫,有50里406邻。10镇后来合并为6镇,北关、魁隆两镇俱在。
  1949年11月28日,揭阳县辖下的榕城市人民政府成立,将县城6镇改设为6分区,北关镇改为北关分区。1952年12月27日,再次改名为第五分区。1955年8月,撤销分区,改置为居委会,榕城镇建立41个居委会,第五分区分设了几个居委会,北门是其中的一个,北门自此开始成为居民组织的名字。
  1992年8月,榕城区将北门社区划归新设置的榕华街道管辖,社区范围有所调整,东风河以西的范围划归中山街道永革社区,而东风河以东区域,也一分为二,增设天福社区,以天福路为界,北为北门,南为天福。至此,由北城门而得名的北门社区,管辖地域只涉及北城门外东风河以东的范围,而以北门命名的北门市场、北门小学均不在北门社区辖域内了。
  北门社区居委会的办公地点,据社区居委会干部回忆,1992年在钉屐街中段,1994年迁至玉兰园2楼,1995年再迁杉浮溪四清桥头,1999年再迁到玄观园12座,不久又迁到11座办公。2014年,岭南明珠小区建成,社区居委会迁至5幢2楼办公。
  人文荟萃的北关重镇
  元代以后,北门虽然位居北城关外,却是进入揭阳城的一个重要通道,成为县城向外拓展的重要区域,城镇化步伐加快,关帝庙、天后宫相继在北门建成,并形成了妈前街、关爷前等一些文化色彩街巷、街区。天后宫今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而古榕武庙(关帝庙)也由最初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晋升为现在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彭妙艳老师在分析北门人文历史时说,关帝庙是在明代抗击倭寇的历史背景下建成的,是以古代英雄人物来提振精神,增强卸敌力量,其成为揭阳一个精神符号,堪与文治菁华的孔庙交相辉映。而天后宫则是揭阳海丝文化和水城文化的一个亮点,揭阳自南宋以后一直是潮汕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清代,有洋商参与建设位于北河河汊瓜籽池旁的天后宫,以祈求航海平安,正说明了揭阳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城市,而这也是揭阳本土水城文化的一个重要体现。
  北门,因古城门而得名,虽位于揭阳古城东北隅,却也是揭阳水城一个亮点,一如境内河汊与古城纵横交错的水系融会贯通一样,其文脉也与古城一脉相承,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前行。
来源:揭阳日报网